top of page
搜尋

關於創造性藝術

  • Nicole王璽臻
  • 2024年8月21日
  • 讀畢需時 4 分鐘

什麼是創造性藝術?


ree

這個方法主要是透過繪畫和創作來表達自我,達到安定穩定的效果。其實,從心理諮商的角度來看,這是心理治療理論中一個很大的學派,叫做創造性藝術取向。


我想談談這個,是因為我覺得華人的情緒教育有很大的改善空間和成長空間。無論是心理成長、自我探索,或是預防和治療創傷、壓力症候群,我們都需要對情緒進行書寫、理解和調節。但你想想看,一般我們想到情緒梳理,會想到什麼?可能是吃大餐、唱歌、跑步等等。在心理思考方面,我們又能想到什麼?可能是對話吧,你跟心理師在一個小房間裡頭,約了時間,付了錢,然後對話。


但其實很多時候,我們不知道怎麼表達我們的想法和感受,甚至不確定這些想法是否真實或有邏輯。那我怎麼可能在面對心理師時說出來呢?不僅是面對心理師,甚至是家人、朋友,你可能都說不出來。


語言有時無法全然的表達我們的所思和想法,甚至是心情。


我與創造性藝術的故事


在表達性藝術中,我有一個很棒的經驗,那就是那些我無法用言語傳達的畫面,創傷、焦慮的情節。我可以透過圖像把它們意象化出來,甚至可能不用說太多,我是安全的,我的表達是被保護的。表達性藝術其實很簡單,你可能手邊拿著一個鉛筆、原子筆,在空白的筆記本上面創作,或是用鉛筆在便利貼上畫。如果要精緻一點,你可能準備鉛筆、蠟筆,尤其是蠟筆。


我非常愛用蠟筆,只要12個顏色就夠了。當然,如果你想要更多顏色,可以豐富你的選擇,透過蠟筆用顏色去對應你的心情、想像和感受。這樣可以揮灑出我們平常在言語對話中無法表達的情感和內在的東西。


我現在來講一個小故事,也許用故事的方式更容易讓大家了解。


這是我自己的故事。


我一開始接觸到心理諮商和心理治療也是談話性質的。我真正接觸到表達性藝術是我上了心理諮商的研究所的時候。那時我接觸到了兩種不同的表達性藝術:一種是透過行動演出的方式,就是戲劇,所謂的心理劇;另外一種則是透過不同的藝術創作。這就是你可以說他是藝術家的表達心理術,創作的一環。


我在一堂專題研討課程中的蠟筆創作經驗,這堂課稱為藝術治療。


在這個課程中,我的老師賴念華引導我們學習如何使用繪畫來表達和探討我們的內心世界。賴老師在華人表達性藝術治療和創傷壓力研究領域裡有豐富的經驗。


在老師的指導下,我們進行了各種練習,像是選擇不同的顏色來代表不同的情緒,然後用這些顏色畫出代表我們心情的線條。這整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如何透過創作來構建和命名我的情緒,這讓我對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我發現這個過程特別神奇,因為我能夠在不使用任何言語的情況下,透過畫畫與我的情緒進行對話。我開始識別和理解我的情緒,並為它們命名。這個經驗讓我意識到,即使是最痛苦或最生氣的情感,也都可以透過顏色和形狀來表達和處理。


在這個安全的環境下,我被引導去探索那些在生活中帶給我壓力和創傷的事件。透過老師的結構化引導,我不僅學會了如何安全地表達情緒,還學會了如何透過創作來釋放內心的壓抑經驗,這個過程稱為Catharsis,即情緒的宣洩。


這堂課不僅是一次創作經驗,而是一次深刻的內在旅程。它幫助我面對並處理了過去的一些痛苦經歷,讓我有機會以全新的視角來重新詮釋這些經驗。我學到的不只是如何創作,更是如何透過創作來治療自己,這使我有能力將自己從過去的創傷中解放出來。


這次的藝術治療經驗對我來說非常寶貴。


表達性藝術的好處


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棒的過程。實際上,我在前面也提到了,這是一種方式,有時候我們可能無法完全理解自己的情緒,更不用說用語言來表達它們了。但是透過這樣的創作或引導,它可以讓我們表達那些無法用言語表述的東西。


它還創造了一個安全的環境,讓我們可以與自己對話,我不需要向別人解釋什麼。因為有時候,你知道,我不確定這件事是真是假。我說出來後,它可能會被如何評價或判斷,這對當事人來說可能會是一個表達的障礙。


另外一個很棒的點是,大家其實可以自己做自己的表達藝術,但為什麼要跟著專家一起做呢?因為我們的情緒可能像是非常危險或者是洶湧的暗流。你不小心可能就會被捲進去,但透過專業的引導,透過慢慢靠近,或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你會更安全地觸碰那些你可能自己也不知道的暗礁。


ree

而且表達性藝術的對象,也可以很多元,我曾經在社區老人健康活動中心、基金會的情緒探索主題團體,甚至在企業或工作場合中的應用。而且,透過像我這樣的心理師的引導,我們的治療過程會有結構化的進展,最終進行reframing,重新框架。


如果你對表達性藝術感興趣,歡迎跟我預約團體/個人課程。

 
 
 

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