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正念協助建立
平衡的身心狀況
專攻藝術表達
讓我們透過藝術的創作
認識自己的情緒
透過團體劇表演探索
團體動力學
犀利的洞見但又溫柔的陪伴
陪你重新與自我連結
看見新的可能性
01
我的心理學熱情與諮商之路
我對心理學的深厚興趣,尤其是諮商的理論與實踐,深深地影響了我的職業道路。
最初接觸心理諮商讓我看到了助人專業的世界。像許多進入這個領域的人一樣,我幫助他人的願望源於自己曾經得到過這樣的支持。這種支持點燃了我內心的一把火——一種回應內在渴望助人的召喚,於是我踏上心理諮商的探索道路。
在這段旅程上,我從給自己做諮商、開始療癒自己,讓我的內在小孩成長。這個過程包括了處理我在社會和醫療環境中的不安全感,包括處理焦慮和心靈的陰暗面。
今天我們能在這裡相遇,你剛好讀到這篇自我介紹,很可能意味著我們在探索自我和追求個人成長的路上,有著某種程度的共鳴。
02
專業經驗與治療方法
我有幸深入探索心理學的靈性與科學領域,從兩端全面擁抱治療的整個光譜。我的學術背景是早期兒童教育,主修人類發展與家庭研究,為我在青少年系統諮商上打下了基礎。
然而,在成人諮商領域——處理親密關係問題和原生家庭問題——我也廣泛應用了我的技能。不過,我最深的熱情和最大的發展在於團體諮商和治療。我的這一領域旅程從碩士實習期間早期開始,近十年來從觀察者進化到共同引導者。這一經驗凸顯了團體動力在促進個體成長和治療方面的轉化力量。
03
擁抱正念與文化視角
在我的實踐中,正念一直是我方法的基石。超過十年的正念練習教會了我在治療會話中以及作為一種持續的生活實踐,培養積極心理狀態的重要性。這種方法補充了諮商,增強了自我意識和處理治療洞見的能力。
此外,我的工作深受亞洲文化集體價值觀的影響,優先考慮群體和諧而不是個人願望。這種文化視角塑造了我的諮商方法,更傾向於團體治療作為一種與我們社會規範更加一致的媒介。在台灣和更廣泛的亞洲背景下,個別諮商可能不如西方那麼普遍,團體治療提供了一種強大的替代方案,用於共同的療癒和理解。



